Computer: Makeuper: HTML: Barebones

From TestingMediawiki
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

連結

Computer:Makeuper:HTML

HTML 骨架

只要把下面的這些剪下貼上到記事本 (或是任何一個文字編輯器),存檔 (副檔名記得用 html 或是 htm) 之後連點兩下開啟,就可以看到一個完全空白的網頁了:

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Transitional//EN"
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/DTD/xhtml1-transitional.dtd">
<html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html">
<head>
  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Type" 
   content="text/html; charset=big5" />
  <title>顯示在瀏覽器視窗標題列的標題</title>
</head>
<body>

</body>
</html>

瀏覽器標題列當然會顯示「顯示在瀏覽器視窗標題列的標題」囉!

這裡有兩個一定要知道的細節:

  • 在 title 標籤裡可以修改瀏覽器視窗標題列顯示的文字,千萬別忘了要改哦!
  • 在 meta 標籤第二行最後面的「big5」,是用來指定文件編碼的。如果你只要寫中文和英文的文件,這樣就可以了;但是若你要在同文件用上多國語言,可以考慮把 big5 改成 utf-8 來指定萬國碼。一旦改用 UTF-8,也請記得存檔時要指定用 UTF-8 格式存檔,不然會出現亂碼哦!

額外的小知識

  • 一開始的 !DOCTYPE 用途是註明文件類型,告訴瀏覽器這份文件是符合 W3C.org 裡 XHTML 1.0 Transitional 標準的文件。一般來說這裡都不會需要動到,所以直接貼上就好。
  • 文件編碼:所有的文字存在電腦裡的時候都只是一堆數字,而電腦在顯示文字的時候,會像查字典一樣,把每個數字抓出來,找到字典對照之後,再按字典上的模樣把那個字「畫」在螢幕上。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字典告訴電腦怎麼畫每個字,而這個「字典」,就是所謂的編碼。臺灣傳統上用的是 Big5 (大五碼) 編碼,但是近幾年有愈來愈多人開始用 UTF-8 萬國碼;這是因為 UTF-8 這本「字典」裡包括了許多國家的文字,比大五碼泛用,可以同時顯示多國語言。不過在指定用 UTF-8 顯示文件之前,儲存文件時就要指定好 UTF-8 了,不然會造成亂碼。
  • 標籤對稱:眼尖的讀者應該都注意到每個標籤都是對稱的;有 html 就有 /html,有 body 就有 /body,有開頭就有結束。唯一的例外,就是 meta,不用 /meta 而是直接空一格再加上斜線和右角括號。這是因為 meta 的裡面不會再有包進其他東西了。這是 XHTML 1.0 的規定,千萬別忘了。
  • 以後所有文件內容都會寫進 body 到 /body 標籤的中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