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puter: Makeuper: HTML: Paragraphs: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
Jump to navigation
Jump to search
No edit summary |
|||
Line 1: | Line 1: | ||
=連結= | |||
[[Computer]]:[[Computer: Makeuper|Makeuper]]:[[Computer: Makeuper: HTML|HTML]] | |||
=段落內文= | =段落內文= | ||
Latest revision as of 03:30, 24 November 2004
連結
段落內文
段落內文就是一篇文件最重要的部份。之前所說的標題是用來把文件劃分出不同章節,讓讀者更容易掌握主題,而內文,就是每個章節之下真正的內容,就像您正在閱讀的這一段文字,就是本節的「內文」。
廢話少說,照常直接用範例說明用法:
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Transitional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/DTD/xhtml1-transitional.dtd"> <html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html"> <head> 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Type" content="text/html; charset=big5" /> <title>好孩子的 HTML 教室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h1>好孩子的 HTML 教室</h1> <p>本教學發表於 TESTINGMEDIAWIKI,版權資訊請參考本頁下方連結。</p> <h2>前言</h2> <p>我們要先認識 HTML 標籤才能寫出 HTML 哦!</p> <h2>認識 HTML 標籤</h2> <h3>基礎 HTML</h3> <p>以下是基礎的 HTML 標籤:</p> <h3>進階 HTML</h3> <p>這裡提供一些進階範例:</p> <h2>其他注意事項</h2> <p>啊……這部份以後再寫啦!</p> </body> </html>
就是這麼簡單,每一個段落都要用 p 標籤包起來。P 就是英文的 paragraph,段落的意思。
到目前為止應該都很簡單;用 HTML 寫文件其實並不難,只不過是多幫電腦標上幾個標籤註明文件架構而已。就好像要把自己寫的書送給印刷廠之前,要告訴他們「這個是大標」、「那個是次標」、「這是內文」,他們才知道要怎麼印、用多大的字、加上什麼圖案等等。
這裡都先不要擔心要怎麼變色、用大字。那是以後 CSS 管理的範圍。專心把文件內容寫好,用符合標準的 HTML 加上標示,接下來修改外觀的工作就輕鬆了。
額外小知識
- p 標籤裡面不要再包 p 標籤!